"我家孩子不受控制的擠眉弄眼,到底是哪里出了差錯?"
一周前,湖南婦女兒童醫院兒內科兒童神經、癲癇門診吳亮副主任醫師的診室來了一位家長,身后領著一個7歲左右的小男生,就在進門打招呼到坐下的這數分鐘內,吳亮醫生就敏銳的觀察到男孩兒不自覺地眨了十幾次眼睛。
經過細細詢問,家長告訴吳醫生,發現兒子小思最近這半年頻繁擠眉弄眼,而且完全不受控制,平常在睡覺和注意力轉移的時候會稍微好一些,但是一去上學這種擠眉弄眼的情況就頻繁了起來,有時還可伴隨頻繁清嗓子的動作,家長最開始以為是感冒,就領著孩子去小區的診所看了一次,但是并沒見好轉。隨著時間的推移,小思的狀況越來越差,由于行為舉止異于其他同齡的玩伴,遭到了小朋友們的排擠,所以小思的性格變得越來越內向,總是一個人呆著不愿與人交流,并且爸爸還發現,當小思去到新環境或者在生氣時,這種擠眉弄眼、清嗓子的動作就會更頻繁,這種情況至今一直持續了有半年之長,家長越想越不妥,決定帶小思來做一次專業、系統的檢查。
吳亮副主任在了解完小思的基本情況后,初步診斷為患有“抽動障礙”,在后續檢查中發現小思的抽動嚴重程度評分高達75分,屬于“重度抽動障礙”,之后又輔助完善視頻腦電圖檢查,小思最終被診斷為“伴中央顳區棘波的兒童良性癲癇”,且放電指數達60%!需立即藥物治療并抗癲癇治療。
經過3個月的系統治療,小思的擠眉弄眼情況比之前有了明顯好轉,復查腦電圖檢查也發現比治療前的放電指數明顯減少,不再搖頭晃腦、擠眉弄眼后,小思也不再覺得自己異于常人了,性格重新恢復到了開朗自信的樣子~
你還以為這只是孩子單純的壞習慣嗎?這可是?。。?!
抽動障礙是一種起病于兒童時期、以抽動為主要表現的神經精神疾病,表現為擠眉弄眼、清嗓子、噘嘴、甩手、抖腿、扭腰、嘆氣、吐口水、亂叫、做鬼臉、揮手、打、跳、重復句子等癥狀。
18歲之前兒童,特別是4-12歲,出現突然、無目的、快速、刻板的肌肉收縮,或伴發聲動作,重則嚴重影響兒童的學習、生活、教育、社會活動、個性及心理素質的健康發展,導致被同學孤立、嫌棄,進而導致兒童性格改變,或出現嚴重的強迫障礙、自閉障礙,甚至自殺傾向。
近幾年,抽動障礙共患癲癇患者逐年增加,而完善腦電圖檢查對明確是否共患癲癇診斷具有重要意義。若抽動嚴重程度評分>25分,評估為中重度,且嚴重影響兒童正常生活學習,并出現性格改變等情況則需嘗試行為治療并藥物治療,提供充分的醫學教育和心理支持。
如果您發現自家寶貝近期出現性格改變,并且伴隨著行為異常的現象,千萬不要大意。湖南婦女兒童醫院兒童神經、癲癇門診可以幫您一站式解決困擾,包括兒童神經系統全病程管理,熟練掌握兒童神經系統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流程。
通訊員李勰 曹晗 瀟湘晨報記者夏盛
新聞線索爆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晨視頻”客戶端,進入“晨意幫忙”專題;或撥打晨視頻新聞熱線0731-85571188。
標簽:液化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