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環保局局長馮安龍說,這是十堰連續7年大力治水護水的結果。
投入近20億元,治理5條不達標河流
記者了解到,因先建廠后建市、先生產后生活、先建設后規劃等歷史問題,十堰過去有犟河、神定河、泗河、劍河、官山河5條河流污染嚴重,全部為劣Ⅴ類黑臭河流。
“過去我們現場監測人員出門監測時都要隨身攜帶一壺清水。”十堰市環境監測站黨委書記劉剛說:“監測完手上都是黑的,得趕緊洗手,不洗一會兒就發紅”。
為啃下5條不達標河流治理這一“硬骨頭”,2012年底以來,十堰市不等不靠,編制出5條不達標河流治理方案,并將其治理納入“河長制”,由市政府主要負責人任“河長”,重點圍繞5河流域沿線“百溝千口”,即80多條支溝近千個排污口等進行大規模整治。
十堰創新先建設后付費的“自帶干糧擂臺賽”方式,對好的污水處理技術全面推廣,讓不達標者退出市場。
十堰市南水北調辦副主任吳芳說,十堰采用PPP模式,引入深港環保公司、北京排水集團、碧水源公司等多家第三方治水權威公司,目前十堰匯集國際先進污水處理工藝高達26種,成了名副其實的污水處理技術博物館。
截至目前,十堰累計投入近20億元,通過大力實施截污、控污、清污、減污、治污、管污六大工程治理5條不達標河流,累計清除污泥和垃圾561萬噸,清理整治排污口590個,完成河道清淤138公里;建成生態跌水壩16座,建設生態河道130公里;建成清污分流管網1200多公里。
同時,為保一庫清水永續北送,十堰還清理網箱18.2萬只,關閉規?;B殖場134家,關停并轉高污染、高耗能企業560家,對全市1578個村莊實施農村環境綜合整治。
累計建成20萬噸/日人工快滲工程
近日,記者走進位于十堰市茅箭區的泗河人工快滲工程現場,看見1名工人手推翻沙機,正在猶如沙田的人工快滲池中翻晾細沙。
翻晾細沙,是為了更好地處理污水。據負責建設運營這一人工快滲工程的深港環保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過去用耙子翻沙,整個沙池翻一遍要三四天,現在改用翻沙機后,兩天不到就可完成,效率提高了一倍。
記者了解到,泗河人工快滲工程采取高密度沉淀+人工快滲工藝,占地70畝,建設有24個人工快滲池,日處理污水6萬噸,出水水質可達地表水Ⅲ類標準。
十堰市環保局環科所所長、高級工程師暢軍慶說,2017年泗河斷面水質考核達標,2018年水質進一步優先,作為泗河“守門員”,這一工程功不可沒。
記者了解到,十堰城區目前在神定河、泗河、犟河等河流累計已建設日處理能力20萬噸的人工快滲污水深度凈化工程。
暢軍慶介紹說,按當前國家規定,污水處理廠達到一級A排放標準后可直接排放水體。但為提升入庫河流水質,十堰在污水處理廠后面增設人工快滲為主的“守門員”工程,以進一步凈化水質。
做到守河有責、守河擔責、守河盡責
2017年起,十堰全面推行“河長制”,明確提出以保護水資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環境、修復水生態為主要任務,建立健全以各級黨政領導負責制為核心的市、縣 (市、區)、鄉(鎮、街辦)、村(社區)四級河長制責任體系。其中,市委主要領導同志任第一總河長,市政府主要領導同志任總河長,分管領導同志任副總河長。
對于流域面積較大的河流、穿城河流及入丹江口庫區5條河流,由市委、市政府負責同志分別擔任河長。而對各河流所在縣(市、區)、鄉 (鎮、街辦)、村 (社區)分級分段設立河長,由同級黨委、政府負責同志擔任。
目前,十堰全市已累計明確市縣鄉村4級河長2800多名、民間河長90多名,豎立公示牌1283塊,出臺掛牌督辦、工作督查、信息工作等11項制度,以各級黨政領導負責制為核心的四級河長制責任體系不斷健全。
在一次河長制工作會上,市委書記張維國強調:河長制是“責任制”而不是“冠名制”,各級河長要切實履行好包干河流第一責任人的職責,要做到守河有責、守河擔責、守河盡責。
言必信行必果。2018年市委書記張維國,市委副書記、市長陳新武等市級河長帶頭,多次深入環丹江口庫區巡河,各級河長巡河蔚然成風。
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十堰市級河長累計巡河86人(次),委托聯系部門巡河100余(次),縣級河長巡河1126人(次),鄉級9361人(次),村級河長巡河實現常態化。
此外,十堰市推進全市完成97座加油站373個地下油罐防滲改造;完成固廢問題整改36件;查處水事違法案件159起;搬遷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3家;推進全市40座電站建設生態流量泄放遠程監控系統;查處環境違法案件241起,罰款2100多萬元;完成6個水源地9個環境問題整改。
標簽:環境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