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又虧損了,新能源汽車能否實現大規模穩健盈利?

王熙 2005
文章來源:雪球精選    

  想要盈利,新能源汽車需要有更長的續航里程,更便宜的價格,進入越來越多的普通家庭,變成大眾消費品。


  特斯拉汽車創始人馬斯克

  特斯拉(TSLA)二季度營收為63.5億美元,凈虧損為4.08億美元,均低于市場預期,受此影響,特斯拉大跌13%。

  此外,馬斯克在財報電話會議上稱,明年第三、四季度會好得難以置信;Model 3對Model S和Model X系列的銷售存在自身蠶食效應。并預計,上海超級工廠Model 3的發貨量將是每周約5000輛。

  那么新能源車能否實現大規模穩健盈利?以下是用戶的觀點:

  用戶@liangbing001:

  我一直沒搞懂,為什么這么多人天天嚷嚷新能源車取代燃油車?

  明明能量密度,充電時間這些關鍵問題似乎到了瓶頸,能不能突破,要多長時間突破,誰也說不清。

  石油很快要用完也嚷嚷了很多年了,但是現在確實沒有用完,而且非常規油氣田開采也越來越多,石油到底是夠用還是不夠用?

  特斯拉要成為穩定盈利的大車企,得靠Model 3這類大眾化產品

  用戶@安若山:

  工業制造需要達到一定的規模效應才得以穩定盈利。對于傳統車企,特斯拉采取的是空降模式,用債務砸出規模。如果用傳統工業發展模式,特斯拉恐怕不可能在傳統車企中冒出頭來。

  正因為規模效應需要時間形成,同時在5G科技創新不斷需要追趕的背景下,特斯拉的研發開支不可以縮減下來。所以特斯拉的中短的盈利期望不大。

  要形成規模效應,必須要做到產品剛需。Model S & X始終是屬于中高端產品,高端產品需要高毛利。然而高毛利和規模效應成產是模式抵觸的。

  最后要過度為當今穩定盈利的大車企,始終是得靠Model 3這類大眾化產品。財報其實比較亮眼的是現金流表,除融資的20多億,竟然有5億多美金的流入。其實特斯拉在中高端電動車向大眾化電動車制造商過度中。當完成過度,規模效應就得以完成。

  高端電動車的產品更加多樣化,目標客戶群體也逐步下沉

  用戶@歡樂baby:

  與過去相比,行業供給端的一大變化或許能解釋加速攀升的滲透率。

  過去困擾消費者的產品力不足的問題在今年逐步得到了解決:一方面以特斯拉為代表的高端車型突破產能瓶頸,另外一方面此外造車新勢力的出現,使得高端電動車的產品更加多樣化,目標客戶群體也逐步下沉。

  產品結構升級明顯,A0及以上純電動乘用車銷量占比大幅提升。A00和A0級別純電動乘用車自2017年來銷量大幅增長,銷量占比合計超過80%。

  2018年,隨著補貼政策的調整,產品結構向中高端車型轉變,A00級純電動車增長乏力,A0級持續保持整體較高增長,A0級以上純電動乘用車自2018年3月份以來開始放量增長。

  從銷量占比來看,A0級及以上的純電動車銷量占總銷量的比例從2017年的約50%快速提升至目前的近80%,提升幅度非常顯著。

  全面盈利也只是時間問題

  用戶@只需要五次:

  投資一定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

  未來,電動車替代傳統能源車已經成為全世界普遍共識。歐美一些發達國家甚至早已制定出電動車完全替代傳統能源車的時間表。

  目前多國對新能源車的投入可謂不惜重金,都是為了搶占未來這一巨大蛋糕的制高點,甚至是在汽車工業轉型升級的節點上彎道超車。

  "資金"和"技術"目前是這一領域的關鍵詞。我相信在如此背景下,電動汽車的前景是確定的,全面替代所帶來的全面盈利也只是時間問題。

  上海超級工廠投產后,很快就能盈利

  用戶@籃球私家:

  新能源車是可以實現大規模的盈利的。

  1、新能源車會取代燃油車,但不是現在,現在燃油車在里程上的優勢還是挺大的。等到電池技術更好了,新能源車就會爆發了。

  2、特斯拉的虧損,有很多原因,特斯拉依然是北美賣的最好的電動車和高端豪華車。

  3、上海的超級工廠投產后,在中國的銷售會有比較大的提高,中國和北美是電動車最大的兩個市場??春煤芸炀湍苡?。

  燃油車退出時間表已成定局,無條件看好新能源車盈利空間

  用戶@明大教主:

  新能源車成本40%來源于搭載的鋰電池,而以現在的技術只有在2030年才僅僅有望將電動車的整體成本拉到與燃油車持平,臨近國家的車企巨頭對比自身在燃油車和混動車方面的技術優勢一開始也是不愿意做純電動車的,但是近期態度卻發生了180度大轉變,不但要做還和比亞迪(SZ002594)大規模合作,這體現的是時代也是趨勢的力量。

  同時除了成本因素,車體設計如何更合理,如何在電池密度與安全性中找到平衡點,如何解決快速充電過程中的大量發熱問題,這都是新能源車盈利前亟待解決的問題。且不看特斯拉(TSLA),國內車企如果前幾年沒有政策上的補貼,沒有稅收上的優惠,相信是不會紛紛投身新能源產業的。

  不能以“錨定思維”去以尚未成熟的新能源汽車與傳統燃油車企的盈利對比,就像八旗清軍打不過洋槍洋炮一樣,在世界各國陸續制定燃油車退出時間表已成定局的情況下,無條件看好新能源車未來的盈利空間和國內龍頭車企上汽集團(SH600104) 、東風等。

  新能源車大規模盈利是遲早的事情

  用戶@羞羞的漢:

  新能源車當前大眾接受度還不夠,尤其是三四線城市,主要受整車質量和續行里程的影響。

  此外,一二線城市購買量也不是特別大,北京、深圳等城市限號限牌,新能源車市場才稍好一些,隨著國家相關新能源車政策的強力支持和普遍推動,新能源車是一種不可逆的趨勢,整車技術和市場都會快速成熟起來。當前尤其是淘汰國V車的政策,很多潛在購買者大有可能選擇新能源車。

  新能源車大規模盈利是遲早的事情,看看老牌車不斷轉型投產新能源車的趨勢就可以知道,新能源車不只是在中國,全球都是一種不可逆的大趨勢。

  與新能源汽車能否大規模普及相關聯

  用戶@盡享快樂 :

  新能源汽車能否取得規?;€健盈利,與新能源汽車能否大規模普及相關聯。而制約新能源汽車大規模普及的幾個瓶頸問題,盡管與十年前相比已經大幅改善,但仍與內燃機汽車相抗衡的路途尚有一些距離。

  鋰電池幾個技術瓶頸在于:充滿電一次所需時間,十年前的十多小時現在達到了二小時左右,能否再降為加滿一箱油的時間為二分鐘;充滿電跑一次路程十年前是一百公里,現在平均三百公里,能否達到六百甚至八百或一千公里;充電壽命可否達到千次,折合內燃機動力汽車的50萬--100萬公里壽命;還有就是電池燃爆問題。氫燃料電池只有一個氫的存儲安全問題,也足夠令人擔憂。

  只有當這些問題得到迎刃而解時,新能源汽車才能大規模普及,相關的汽車生產商才可能獲得穩健盈利。

標簽:行業新聞

發表評論

登錄后才能評論
无码精品国产AV在线观看网址,爽 快一点 深一点,免费AV精品Av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