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是一種較嚴重的骨損傷,其恢復需要較長的時間。為了加快恢復進程,骨折后的護理不可或缺。飲食作為護理的一大方面,自然不能落下。骨折后吃什么,怎么吃,或多或少影響到患處的修復。因而對于骨折后的飲食,患者們需要多多上心。那么在骨折修養期間,吃什么有利于患處修復?怎么吃效果更佳?
骨折后該怎么吃?吃什么比較好?
骨折修復并非一味地補補補。骨折后飲食需分段進行,不同階段損傷修復情況不同,飲食搭配也會有所不同。
一、骨折早期
骨折早期患處損傷仍未開始修復,患處仍存在腫脹、疼痛、淤血的表現,且患者在傷痛的影響下可能會出現胃口不振、食欲減退的癥狀,因而在早期階段,過于滋補的食物不建議食用,建議以蔬菜、水果、豆制品這些清淡食物以及稀飯、粥這些流食為主,以免淤血積滯、消化不良,有利于營養的吸收。
二、骨折中期
一般骨折后2-4周稱為骨折中期,該時期患處紅腫已有所消退,疼痛的不適感也大有減退,患處逐漸開始形成骨痂,修復損傷組織,因而該時期可以逐漸開始進食高營養物質,例如骨頭湯、雞湯、動物內臟等等,以滿足患處修復所需營養,但注意一些刺激性食物例如辣椒、麻辣燙、火鍋之類建議還是忌口為好,以免刺激患處引發炎癥。
三、骨折后期
骨折后期是骨痂形成的主要時期,因而該時期患者遵循中期的飲食規律即可,保持高鈣類、高蛋白物質的攝入,例如骨頭湯、蔬果類,也可通過鈣片直接攝取鈣質。同時該時期可以逐漸開始解除飲食上的忌口,但仍需保持營養的均衡攝入。
假如到骨折后期仍存在患肢隱痛的癥狀,患者可以適當以藥酒涂抹或者局部藥浴來消除內部淤血,更有利于骨痂的形成。
骨折后的飲食是損傷修復的一大關鍵。在飲食調理上,病患容易踏入一些誤區,例如最常見的盲目大量補鈣。鈣質是骨骼構成不可或缺的主要成分,但一味地盲目補鈣不但不利于患處的恢復,反而容易引起體內鈣磷失衡,導致血鈣超標。因而在飲食調理上,患者切記做到合理搭配,科學飲食,這樣才是對健康的最大保障。
標簽:風電項目